群眾想看演出,但高昂的票價令人卻步;劇團想演出,但演一場賠一場,如何持續(xù)?在目前市場經濟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這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看似無解的問題,政府部門一旦轉變思路,就變得有解了。
陜西省渭南市通過政府大力扶持、大幅降低票價等措施,打造出一個特色鮮明的公益文化活動品牌——“周末一元劇場”。自2007年11月起,由渭南市秦腔劇團在每個周末組織一場以全本大戲為主的文藝節(jié)目,象征性地收取一元票價。渭南市政府按照每場3000元的標準,對“周末一元劇場”進行補貼。劇團獲得了生存保證,老百姓看得心滿意足,雙贏!
類似的文化惠民活動在中國各地已蔚然成風。江西的“相約春天”,河北的“高雅藝術下基層”、“太行情、老區(qū)行”,遼寧的“振興之歌”、“紅詩遼寧”……各成品牌、精彩紛呈。而更重要的是,各地政府把這視為應盡的責任,百姓把這看成應得的服務。“公共文化資源必須服務廣大群眾”的理念,已在人們心中扎根。
文化財政給力,跨越增長重點傾斜
總體上看,這十年,是我國文化設施數(shù)量劇增的十年,是城鄉(xiāng)居民文化生活日趨豐富的十年,同時也是文化財政支出增長最快的十年。這種快到底有多快呢?
據統(tǒng)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從“一五”到2001年,國家對文化事業(yè)的投入共計610.42億元。而2007年至2011年,5年間國家投入的文化事業(yè)費達1454.99億元,年均增長20%。5年相當于前50年兩倍有余。
文化開支的這種增速在新中國歷史上,在改革開放以來,都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是國家財政實力大增,一方面是舍得給文化投資,兩個因素促使大筆資金源源不斷地進入,文化惠民由此具備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必須指出的是,這種增速是在以往投入嚴重不足基礎上的增速,帶有一定程度的補償性質。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為了實現(xiàn)2020年全面小康的目標,國家對文化事業(yè)的投入應保持連貫。對此,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保證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從國家政策層面給文化投入持續(xù)增長加了一道保險。
長期以來,我國大量的文化資源集中在東部和中心城市,中西部地區(qū)和基層、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陳舊,設備落后,人員不整。因此,文化投入在總體均衡的同時,也要有重點,有傾斜。非如此,不足以使落后地區(qū)盡快趕上來。
目前,文化事業(yè)費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基層、用于農村,并向老少邊窮地區(qū)傾斜。通過文化事業(yè)費結構的調整,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進了文化權益均等化。2011年,西部地區(qū)文化事業(yè)費108.59億元,占全國的2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6.2個百分點。文化事業(yè)費進一步向基層傾斜。2011年,縣及縣以下文化機構文化事業(yè)費187.12億元,占47.7%,比重比2007年提高了19.5個百分點。
文化投入的增加促使城鄉(xiāng)文化基礎設施不斷普及、升級,文化活動有了堅實的陣地。如今,不管多么偏遠,人們總能在當?shù)乜吹胶铣獔F、鼓樂隊、秧歌隊、舞蹈隊等群眾性文藝團體的身影。弦歌處處,遍及城鄉(xiāng)。文化惠民,正在這里改變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