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 > 人文
投稿

桐山溪 | 畬山升起新太陽———來自《中國扶貧第一村》的感動

2019-10-09 15:25:32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我是畬民的后代,千百年來,我的祖先唱著一曲疲憊的歌,輾轉遷徙,來到人跡罕至的閩東深山之中,開山劈嶺,建造田園。凡有水源之處開為梯田,仰賴天雨的山地,辟為旱田。開荒墾殖,漸成村落,聊以棲息,但生存條件是極其惡劣的。OF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fā)布平臺

我的老家在閩東福鼎市磻溪鎮(zhèn)下山溪自然村(后并入赤溪行政村)。那是一個“掛”在半山腰上的小寨子,“住茅草屋,點煤油燈,吃地瓜配野菜,天是窄的,路是陡的,日子是熬的。十七八歲的大姑娘連件遮體的完整衣裳都沒有……”這就是當時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OF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fā)布平臺

1984年,時任福鼎市委報道組組長的王紹據把了解到的赤溪村的真實情況投書媒體,《人民日報》頭版刊發(fā),引起全國轟動,也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關注。由此,一場曠日持久的反貧困事業(yè)在全國“引燃”。OF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fā)布平臺

從此,我們赤溪村無不牽扯著各級領導的“扶貧情懷”,被喻為“中國扶貧第一村”。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主席走訪了閩東的窮鄉(xiāng)僻遠之地,經過調研,在全區(qū)范圍內提出了“物質扶貧、行動扶貧、精神扶貧、精準扶貧”的先進理念,惠及全區(qū),也澤及赤溪,尤其是“精神扶貧”,打破了我們村民的陳規(guī)陋習和守舊思想。OF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fā)布平臺

就拿我爺爺和我爸來說,在整村搬遷這個問題上,當初我爺爺就抱著“一代人吃一代飯,一處鳥吃一處蟲”的舊觀念不愿搬,而我爸就不一樣了,“當時下山建房就像做夢一樣,從地基到房梁,一戶只出80根木頭,其他材料都是政府出錢”,我爸高興得一晚上沒睡著。由于我爸早年上過幾年學,多少知道了一些外面的世界,長大后,他就學了開車,跑起了運輸,現在,旺季時,他承包的5輛客運中巴車每天奔忙在不同景區(qū)之間,一年下來也有不菲的收入。我爸還時不時樂哈哈地念叨這段往事呢。OF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fā)布平臺

今天的赤溪村,赤溪水漾起了充裕和歡樂,賓客紛至,鼎盛輝映,先輩的夢想變?yōu)楝F實,已展開壯美的畫卷,新的農村,新的生活,氣象萬千。“農業(yè)強村”立足根本,示范基地比比皆是,“旅游興村”錦上添花,生態(tài)休閑琳瑯滿目,“省級生態(tài)村”更是讓人津津樂道,我們赤溪村日益成為旅游的“聚寶盆”。OF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fā)布平臺

而我更是幸運地成為一名職業(yè)中專的學生,享受著國家的助學補助,學的是旅游專業(yè),請讓我?guī)е銈兊轿覀儘湫碌某嘞逵我挥巍?span style="display:none">OF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fā)布平臺

走入村中,漢畬聚居的長安新街上人來車往,白墻黛瓦的街面掛起一長溜喜慶的大紅燈籠,畬家茶葉店、畬族小吃、畬家民宿等映入眼簾。獨具特色的畬家剪紙貼滿門窗,身著“鳳凰裝”的畬家婦女正向外來客人熱情推銷著白茶、葫雕等特色產品……OF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fā)布平臺

新中國成立這70年,是我家鄉(xiāng)新變化的啟程!我們赤溪村正沿著理想的方向,放飛著夢想,再從容地走向未來,奔向小康。同時赤溪村也是中國無數個貧困村摘掉貧困的帽子,走向康莊大道的縮影。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以高度的政治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把扶貧開發(fā)工作提升至治國理政新高度,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推進實施精準扶貧方略,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OF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fā)布平臺

一個時代目標已經確立———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OF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fā)布平臺

一份歷史答卷正在書寫———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OF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fā)布平臺

我相信:我的家鄉(xiāng)也會越變越好,越變越美麗,我將更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利用我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做家鄉(xiāng)文化的宣傳使者,讓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家鄉(xiāng)!歡迎大家來我美麗的家鄉(xiāng)———赤溪游玩!(福鼎職業(yè)中專學校 周佳佳)OF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fā)布平臺

文章來源:福鼎新聞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