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0日,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千秋偉業(yè)還看今朝。
202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jié)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如何理解這十六個字?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廣西、青海、西藏考察時分別作出深刻論述。一堂堂生動而深刻的“黨史教學課”為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領航定向。
從八閩大地到八桂之鄉(xiāng),從大美青海到西藏高原,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賡續(xù)紅色血脈、砥礪初心使命,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繼續(xù)前進的勇氣和力量,以昂揚姿態(tài)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學史明理 鑒往知來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談“學史明理”,強調“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做到學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
“福建是革命老區(qū),黨史事件多、紅色資源多、革命先輩多,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具有獨特優(yōu)勢。”習近平指出。
位于福建省龍巖市的古田會議會址。陳巧玲攝
為了充分用好精神財富,福建因地制宜開辟“第二課堂”,制作全省紅色地圖,精心打造1213個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推薦參觀學習線路509條。
英雄模范成為黨史“教師”,舊址遺跡成為黨史“教室”,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放眼八閩大地,在各革命舊址、博物館、紀念設施,學習熱潮涌動。
為了讓黨史基層宣講更接地氣,南平市浦城縣邀請老黨員擔任宣講員,用身邊的黨史故事為黨員干部“精神補鈣”。
“那個時候共產黨對我們窮苦老百姓好啊,所以我就鐵下心跟黨走……”在浦城縣富嶺鎮(zhèn)澤潭村,97歲高齡的老黨員張金錢不僅講述了自己的革命故事,還展示了軍功章、黨員證等他珍藏的“寶貝”,為聽眾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百年黨史,就是一部不斷為民造福的歷史。隨著黨史學習教育持續(xù)走深走實,越來越多的黨員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道理。
“在學習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中,我對于‘堅持敢于斗爭’體會最為深刻。”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委常委、紀委書記徐青松由衷地說,“紀檢監(jiān)察干部必須立足職能職責,要堅決把斗爭精神融入到工作之中,面對歪風邪氣要敢于堅決斗爭,在具體實踐中真刀真槍磨礪,在危機困難前挺身而出。”
學史增信 砥礪前行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談“學史增信”,強調“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這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學有所悟,而后篤行。用好紅色資源,強化學史增信,一直是廣西各地各部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
看一集專題短片、講一段紅色故事、誦一段經典傳奇、談一次心得體會、唱一首紅色歌曲。連日來,由17名賀州學院大學生組成的賀州市《紅色傳奇》宣講團深入少數民族村屯開展宣講。
宣講活動現場。李自和攝
“一九四九得解放,中國人民得翻身,吃水不忘挖井人……”深受觸動的瑤族群眾,現場用一首《瑤歌頌黨恩》表達永遠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2021年以來,廣西在全區(qū)范圍內深入開展“將《紅色傳奇》進行到底”系列活動。“心頭一暖、眼圈一熱、精神一振”成為廣大黨員群眾的共同體驗。
遠洋巨輪踏浪而來,集裝箱鱗次櫛比……清晨的欽州港碼頭,一片繁忙景象。精準調度的背后,是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西部陸海新通道青年突擊隊日復一日的鉆研與付出。
“黨史學習教育給了我們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信心。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zhàn)。”剛熬了一個通宵的青年突擊隊隊長陳日亮堅定地說。
新時代新征程,廣西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大渡鐵索”需要征服。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
學史崇德 守住初心
2021年6月7日至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談“學史崇德”,強調“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做到學史崇德,就是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涵養(yǎng)高尚的道德品質”。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青海省切實用好用活紅色資源這一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
20世紀50年代,當西藏運輸總隊的第一聲駝鈴在茫茫雪域高原中響起,由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莫河駱駝場第一代駝工書寫的歷史篇章就此展開。
給解放軍駐藏部隊運輸糧食、修筑青藏公路、參與柴達木盆地勘探開發(fā)……駝隊進藏之旅異常兇險,最艱苦的時候,駝隊每行走500米就有七八峰駱駝倒下。
時過境遷,雖然昔日駱駝的運輸地位早已被公路、鐵路所替代,但是那一段紅色的崢嶸歲月始終熠熠生輝。
建黨百年之際,“青海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暨“追憶崢嶸歲月·賡續(xù)紅色基因”慶祝建黨百年活動在莫河駱駝場舉行。
陳列館里第一面挺進拉薩的五星紅旗。人民網 劉沛然攝
走進莫河駱駝場歷史陳列館,國家一級文物——一面五星紅旗格外引人注目。據館長張存虎介紹,這是首次完成進藏運輸任務時的五星紅旗,是歷史上第一面完整走過青藏線的五星紅旗。
“我的外公是第一代駝工,我父親接了我外公的班,他們都是英雄。如今到了我這一代,我要繼續(xù)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為駱駝場的發(fā)展作出自己的貢獻。”作為“駝三代”,莫河駱駝場職工張尚云立志續(xù)寫父輩的光榮。
在駝工精神的鼓舞下,莫河駱駝場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依托距茶卡鹽湖直線距離只有10公里的地緣優(yōu)勢,莫河駱駝場致力于產業(yè)轉型升級,通過提升旅游業(yè),帶動農、牧、鹽業(yè)融合發(fā)展。
號角起,大風揚;駝鈴聲,聲聲脆。
紅色基因,是我們“從哪里來”的精神密碼,也是指引我們“到哪里去”的精神燈塔。
學史力行 實干為民
2021年7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談“學史力行”,強調“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要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的成果轉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實際行動”。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西藏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確立了做好農民工工資清欠、青少年“先天性心臟病”篩查救治等13項民生實事,把學史力行落到實處。
為農牧區(qū)群眾送醫(yī)藥。曾彬攝
整治欠薪案件514起,追發(fā)工資待遇2963萬元;已開展0-18歲先心病患兒介入或手術治療243例……隨著一樁樁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得到解決,一份承載著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溫暖答卷在雪域高原徐徐展開。
“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墻圍四邊,冬天如廁凍屁股,夏天蠅蚊揮不去”,這曾是農村旱廁的真實寫照。2021年,拉薩市柳梧新區(qū)桑達村持續(xù)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一年內已新建公廁1座、改建3座,完成農村戶廁改建150戶,真正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西藏把察民情訪民意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第一步,廣泛開展走基層、大調研活動,了解發(fā)展短板和民生急需。截至2021年11月底,西藏累計組織8.19萬余名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調研1.75萬次,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問題1.78萬余個,為群眾辦實事好事 9.16萬余件。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翻開厚重的百年黨史,真理的光芒繼續(xù)照亮前進的方向。
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繼續(xù)前進的智慧和力量,突出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中國號巨輪必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林曉麗、馬建輝、李海霞亦對本文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