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堵不文明的立法爭辯
無論是“航班毆斗”還是“地鐵血戰(zhàn)”,誘因都是一些不足掛齒的小事。如果任何一方能少吐兩句狂言、多說兩句歉語,事件都將會是另一種結局。
“從2006年開始,我們每年都會接到因為不文明行為導致升級的案件,起因其實都特別簡單,無非就是公交車下車亂擠還有開車時的一些不文明行為,但最終引發(fā)的后果都是比較嚴重的。”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黃燕向記者介紹說,“當事人到了檢察院無一例外地都很后悔。在審理了這些案件后,我們認為,除了要民眾保持遇事冷靜外,制止不文明行為,也是減少治安案件甚至是刑事案件的一個手段。”
事實上,對于不文明行為引發(fā)的問題,一些地方已經采取積極手段進行應對。
2012年8月,廣東省深圳市人大召開《深圳經濟特區(qū)市民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立法論證會,這部有可能成為全國首部市民行為規(guī)范法規(guī)的條例規(guī)定:擬對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比如,兩年內5次因不文明行為被處罰者加罰1000元,兩年之內有10次不文明違法紀錄者將被記入征信體系。在所有處罰中,損壞古樹名木處罰額度最重,達50萬元。
對此,時延安認為,對于不文明的行為道德教化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不過,道德的外在強制作用主要靠譴責,而現在環(huán)境使然,很多人看到不文明現象,不會去譴責,大多不愿意惹麻煩。在這種背景下,尤其是目前階段,我傾向于運用法律的手段。通過治理不文明的違法行為來樹立社會正氣。此外,媒體的監(jiān)督作用也不可或缺,在這方面媒體的力量是巨大的。當然,媒體在曝光不文明現象時,也應遵守法律的規(guī)定和精神”。
不過,若立法治理不文明,其中涉及的“何種不文明行為受處罰”、“罰款金額的多少”、“誰來執(zhí)法”都是民眾爭議的焦點。
“不文明罰款”的提法,也引起了廣泛質疑。有網友從社會學角度分析說,中國人的不文明行為歸根結底是由于缺乏公共精神,而不文明罰款及獎善雖然有著積極價值,但離開了公共精神的提升,無論罰款還是獎善,都難以真正解決問題。
不過,在規(guī)范公民公共行為方面,國內外一些城市已經探索出很多途徑,取得了明顯成效。較為典型的做法是嚴格執(zhí)法,以嚴厲的處罰約束市民行為。比如,在新加坡,亂丟垃圾“再犯”的,除罰款外還要穿上特制背心到公共場所強制做清潔勞動。
而在中國,圍繞文明立法,從來就爭議不斷。比如,《鄭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條例(草案)》中曾規(guī)定,乘客不主動讓位的,駕駛員、售票員有權勸阻和制止,對于拒不改正者,可以拒絕其乘坐。不履行義務者,市政主管部門還可處以50元罰款。引發(fā)輿論爭議后,在條例二審中將罰款等規(guī)定去掉了。
“懲罰是對后果復原性的賠償,但是不一定能扭轉不文明的風氣。再有,它不是一個根本性的解決方法。它只能作為制止不文明行為的一個組成部分。”陳勁松對記者說。
政府埋單構建文明體系
除了立法手段外,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治理不文明行為的行動均在上演,但卻似乎同樣“成效不大”。
單以北京擁擠的地鐵站來說,地鐵進站時,站務和志愿者皆通過大喇叭提醒乘客先下后上,排隊上下車,可總有部分乘客走入下車區(qū)域,頂著下車人流上車。采訪中,車站工作人員向記者無奈地表示,對這種現象已經司空見慣,盡管大聲吆喝希望乘客守規(guī)矩,還架設圍蔽希望乘客配合,但無法杜絕插隊現象。
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認為,道德的自律有賴于道德的共識,“現在我們強調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商業(yè)道德。如果整個社會缺乏共識,那么社會公德就會變得非常模糊,如果服務人員缺乏職業(yè)道德,不及時化解有關矛盾,那么整個社會的道德邊界就會非常混亂,如果經營者提供的服務存在著嚴重的瑕疵,以至于消費者的消費的過程中,權利處于相互交叉的狀態(tài),他們也容易出現暴力行為。所以,必須重建我國的道德體系,讓每個人都尊重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商業(yè)道德”。
“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人的行為習慣、方式和心理(比如情緒暴躁和打架等等)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陳勁松強調說,要想治理不文明行為,要從根源上制止不文明行為,還是要通過教育讓人從小有一個公德、愛人、寬容的心理,具備不受外界不文明風氣影響的能力,人們才會自覺地從心理上拒絕不文明行為,“相對于利用懲罰手段從反面制止,這樣的方式更直接、更根本”。
此外,陳勁松認為,教育不光是學校教育,還包括家庭教育,“對于走向社會的人,已經形成性格定式了,我們可以通過家庭以及社會工作機構進行培養(yǎng)。比如由政府埋單,由社會工作機構免費給人們做一些如何調整情緒、壓力的教育。走向社會的人可以通過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工作機構來解決問題。比如,酗酒的人可以參加禁酒治療;一些有情緒暴力的人本身可能就存在家庭比如親子關系的問題,可以通過社會工作機構解決他自身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幫助他學會如何培養(yǎng)他的孩子”。(記者趙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