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人年夜飯桌上的常見菜肴(資料圖) 春節(jié)期間,熙熙攘攘的菜市場無疑是離年味最近的地方之一。 “老板,來兩盒春卷。” “給我挑個好的福鼎檳榔芋。” “今天的鱸魚怎么賣?” …… 此起彼伏的詢價聲,交織成一曲熱鬧的市井樂章。走進市場,仿佛翻開了一本屬于福鼎的《傳統(tǒng)年味指南》。家家戶戶都紛紛派出“美食偵探”們,穿梭在熱鬧的市場,搜尋著年夜飯上道道珍饈美饌所需的食材。 各個攤位上,桐江鱸魚搖頭甩尾,硤門飛蚶靜默等候,貫嶺牛肉噴香生津……顧客們挑挑揀揀,滿意地將心儀的食材收入囊中。買賣之間,傳遞的不僅是食材,更是福鼎人對美食的熱愛,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重視,處處彰顯著福鼎獨特的美食文化魅力。 洋溢著“福鼎味”的美食,是春節(jié)期間這座城市與人之間最深情的交流和對話。從口感鮮美的海鮮,到香氣四溢的肉類佳肴,再到色香味俱佳的各式小吃,福鼎的年夜飯,每一道菜都承載著當?shù)厝说那楦信c記憶。 今年,家中輪到我來傳承這福鼎的“年味兒”。 拎著剛從水中撈出的母紅鱘(青蟹)以及一眾食材回家,我便擼起袖子,套上“廚神”圍裙,準備開始制作年夜飯桌上的“經(jīng)典”菜肴。 八寶紅鱘飯,這是福建的傳統(tǒng)名菜之一,也是不少福鼎人逢年過節(jié)愛吃的“經(jīng)典”菜肴之一。年夜飯桌上,一碗浸染著紅鱘膏和肉汁的八寶紅鱘飯總能令人回味無窮。 在工作期間,我曾向福鼎石湖海鮮街上的大廚請教過,他告訴我,這道菜的“靈魂”,就在于選用新鮮的母紅鱘。 在家里人的幫助下,我手腳慌亂地讓一只只鮮活的紅鱘化作“黑白照”,而后處理干凈放在一旁備用。隨后學著大廚起鍋燒油,將備好的糯米飯與玉米、香菇、蝦干等精選配料按次序依次入鍋翻炒。 依葫蘆畫瓢,我把控著火候,并依次加入相應的調料,不同的食材味道逐漸在鍋中融合,散發(fā)出誘人的香氣。 在撲鼻的鮮香里,我把炒好的飯裝入以荷葉鋪底的蒸籠中,并將“待命”的生紅鱘擺放在糯米飯上,再放入蒸鍋上蒸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高溫蒸煮,再用熱油沖淋剛出鍋的紅鱘飯,那一瞬間,蟹膏和肉汁匯聚著荷葉的香氣,融進每一粒米飯,滿室噴香。 八寶紅鱘飯不僅豐富的口感令人陶醉,它常常成為年夜飯“主角”的原因,更是因其鮮艷的色澤和豐富的食材,承載著生活蒸蒸日上,日子紅紅火火的美好寓意。 “過年吃年糕,來年步步高。”同樣有著美好寓意的海鮮炒年糕在除夕夜同樣備受追捧。每當福鼎的粿香一濃,年味兒便濃了。 福鼎黃米粿也稱“黃梔子年糕”,以粳米為主要原料,加入福鼎黃梔子植物堿配制而成,口感細膩有嚼勁,味道香甜,是備受福鼎人喜愛的年節(jié)美食。 過年前,單位給我們發(fā)放了“我在寧德有畝田”認領活動的成果。其中,就包含了色澤金黃、香氣獨特的黃米粿。 在年夜飯桌上,它“堪擔大用”。 將黃米粿仔細切成厚薄均勻的片狀。把鍋燒熱,倒入少許油,待油微微泛起漣漪,將切好的年糕片輕輕放入鍋中。隨著“滋滋”的聲響,年糕在熱油的輕撫下逐漸變得金黃,邊緣微微翹起,散發(fā)著淡淡的米香。當年糕周身都染上淺金色時,便可以將之盛出備用了。 而后再另起一鍋,油溫稍熱后,將提前準備好的鮮蝦、鮮貝、魷魚等海鮮,以及蔥段、胡蘿卜丁、香菇片等一同放入鍋中,剎那間,廚房中便彌漫起了食材相互碰撞的迷人味道。緊接著將煎好的年糕再次倒入鍋中,快速翻炒。此刻年糕充分吸收了海鮮與配料的濃郁湯汁,每一片都裹滿了鮮美的味道。隨著翻炒的節(jié)奏,這道海鮮炒年糕的色澤愈發(fā)誘人,香氣也愈發(fā)濃郁。 “jinjinkiang!”家里人嘗了一口,對著我豎起大拇指,讓我備受鼓舞。 說起福鼎年夜飯桌上的“大咖”,“掛霜芋”也可謂是聲名遠播,也是年夜飯時福鼎備受孩子們喜歡的菜品。 “掛霜”是福鼎人對這道美食的獨特稱謂。主要的食材選用的是甜美清香的福鼎檳榔芋。 將芋頭切條備用,而后在鍋內加入白糖與水。隨著鍋內溫度的提升,當氣泡由小轉大,就是為福鼎檳榔芋“掛霜”的最佳時機。 抓住時機放入芋頭條,用小火不停地炒拌,隨著溫度不斷降低,蔗糖就形成了潔白、細密的晶體,看起來好像給芋頭掛上了一層霜一樣。剛出鍋的掛霜芋,白糖是酥的,裹著清香粉糯的芋頭,一口下去,唇齒留香,老少皆宜。年夜飯上吃這道菜,寓意著接下來一年將會甜蜜美滿。 做完這幾道菜,我方才“收手”,退出年節(jié)時分顯得格外忙碌擁擠的廚房。家里人也一個個大顯身手,依次做出幾道屬于“福鼎胃”的“福鼎味”,每一道美食都在飯桌上被賦予了美好寓意。 當我們舉杯敬明日,一桌豐盛的福鼎年“味”也成為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與傳承。這些美食不僅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將一家人緊緊連接的潤滑劑,讓親情在美食的滋養(yǎng)下愈發(fā)醇厚。 在辭舊迎新之時,一家人圍坐桌前,品嘗著這些充滿寓意的菜肴,也品嘗著生活的酸甜苦辣,帶著對過去一年的感恩和對新一年的期許,開啟新的征程。